×

瑶族历史古迹

mzthxx mzthxx 发表于2024-10-19 22:45:49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瑶族故里文化古迹--通城龙窖山

1、瑶族故里狗肉坡。祖辈传下来的一条山沟名,相传先人不吃狗肉,狗死了要埋到坑里去,后人就叫它狗肉坑。这与瑶族先民以狗为图腾似乎相对应。

2、瑶族故里祭祀台。位于龙窖山顶峰以南约500米的山腰,方园数百米有许多石堆、石台、石堤、石屋、石梯地。其间长满了楠竹、茶蔸、剌藤和大树,,当地村民叫它为“石窝”。经过专家现场调查考证,看到这些石堆排列有序,八座平台呈中轴线对称,下边两座椭圆形,长3米,宽2米,高4米。上边两座长方形,高4米,每两平台间距15米,中央有一石屋,屋下右前方有一石柱深埋土中,地面高75厘米,上小下大,直径35-60厘米,经过专家把东面风化录离过的一块地方复原,石柱为圆柱形,头呈龟头状,经专家鉴定为男性生殖器石雕,并确认这里为瑶族先民在此祭拜天地和盘王的场所。

3、瑶族故里老屋古井。箭竿山下有一老屋古井,傍巨崖,涌泉水,石砌石盖,侧面取水。水温不受季节影响,水量不因旱涝改变。为龙窖山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井佼佼者。

4、瑶族故里朱楼寨口。朱楼坡青石工程长1500米,寨前左侧石砌高台原有镇寨宝塔和石庙,现在仍有参天大树踏实地守卫着村寨出口。

5、瑶族故里龙窖栈道。龙窖山区道路狭窄,过去有许多路段在岩石上凿洞,栽上石头,叫“将军石”,在石头内放长条或大树当路,象古时巴蜀的栈道。

6、瑶族故里指路石碑。龙窖山许多山岔路口有古代栽下的指路石碑,有些石碑至今仍在为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如有石碑上写:“右往朱楼坡,左往龙窖源。”

7、瑶族故里石砌“麻蝈”。龙溪港至老龙潭数千米河港两岸和一些山脚均保存有整齐的石堪,山中还有许多“麻蝈”形的石堆。石堆独立成型,长3米,宽2米,无石碑标记。相传瑶族先民流行二次葬,这种石堆是否其先民坟墓,待考证。

8、瑶族故里人造石台。祝铺沟石屋后约500米处,两小水沟中间的山坡上,砌有两级大石台,巨石下面垫砌着许多小石块。如何砌成?有何用途?令人费解。

9、瑶族故里龙窖山鲁家的石雕很多,门柱、坟台、宝塔、庙宇都有各种石雕,还有石盆、石缸、石罐、石钵等。

br> 10、瑶族故里仙人石殿。龙窖山脊近旁有个仙人殿,相传香火盛时,经常有上百里远的香客慕名而至。现房屋年久失修跨掉,只剩4座灵塔和一株被雷击过的大银杏树。

11、瑶族故里箭竿密竹。龙窖山中段有一个地方叫坛亭埂,海拔800多米,庙旁山脊两边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地方长满了直径1-2公分的小竹子,叫箭竿竹。山下的村庄就叫“箭竿村”。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流寓岳州时作《岁宴行》:“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潇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纲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据说箭竿竹过去就是做桑弓箭的材料。

12、瑶族故里易家神坛。龙窖山有许多石砌洞状小屋,是祭祀神坛。易家冲神坛高50厘米,宽1.1米,深1.9米,洞中神主牌雕有石像,香火不断。神坛左右各一株石刀木,树根围住神坛,在坛上面结成连理,如天造地设。

13、瑶族故里高山柳树。马颈是临湘、通城、崇阳三县交界处,龙窖山脊中坳,海拔685米,北侧叫“烂船坡”,长有两棵大柳树,据传说是洪水淹天时水退后烂船发芽传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