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中教师,接触过各种学生,有发言权。我从道理和例子上,分三个方面,说说这件事。这三个方面是:1、小学生靠教导,中学生靠引导,高中生靠激发。2、当前名校学生来源现状。3、举两个例子。
小学生年龄小,要想让他们认真而自觉地学习,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培养小学生要靠谆谆教导,时时监督,正确督促。
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周岁之间,他们觉着“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不但有了自己的所谓见解,还有了反抗意识。这个时候,再靠“教导”想让他们学习好已经不行了,搞不好还会起反作用,这个时候就得靠“引导”。
高中生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是15周岁以上的少男少女,已经有了基本的世界观,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有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这个时候要想靠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不明显了。
正确的方法是“激发”,就是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热情。孩子一旦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学好”。
因为提问者问的是“怎样让上高中的儿子突然开悟”,所以第三部分将重点说“高中学生”的“激发”的方式方法。
有统计显示,以前,各大名校录取的学生,农村和城市占比大约是1:1。这些年差距越来越大,到去年,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占20%——30%,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占70%——80%,越是名校,这个现象越明显。这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说“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的依据之一。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卷了”!
从家长的成分构成分析看,这些年考上985、双一流、211名校的学生,也呈现这种二八现象。即父母是老师、公务员或事业编的,大约占70%——80%,其他行业占比为20%——30%。
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上面“教师”这个群体中,尤其以高中教师的子女占比最多,大学教师的子女占比最低;在上面“公务员或事业编”这个群体中,尤其以县市级公务员或事业编的子女占比最高,乡镇级的公务员或事业编的子女占比反倒不高。
这也是人们说“卷”的原因之一,仿佛高中教师的子女考上名校,都是老师们课下在自己家里教出来似的。但我作为高中教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别说高中教师教不了自己孩子各科的知识,就是能教了,他们也没有那个时间教!
这个现象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这个事情是不是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但事实就是这样!
我们从地域分析这个现象。教育的这个“卷”,就是上面提到的两个的二八效应,随着城市级别的提高,越来越不明显。即:
越往下越明显,从地级城市,到县城,再到乡镇,越来越明显。
越往上越不明显,从地级三线城市,到省会等二线城市,再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越来越不明显。
我们分析过这个现象,可能是因为城市级别越高,汇集的人才就越多,父母接受的教育就越高,到了北上广深,能在那里扎下根的大都就是学霸级的,他们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自己很清楚。孩子在那个阶段该怎么教育、用什么方法教育,他们心里都门清。
现在我们不说小学和初中,只说高中。
首先说,如果一个孩子上了高中,他就“突然醒悟,拼命学习”了,这个现象绝对有,但不是普遍现象。即使有这个个别,也不是一下子就行了的,它有一个不断引导、激励、修正、加强的过程。
大家都是过来人,说实话,有谁能下了班,和朋友吃完饭,在一起打完麻将,回家躺在床上看完手机,一觉醒来就“突然醒悟”了一件事情,然后“开始拼命”干这件事情了?
没有吧?这就是“固有思维”,固有思维是人最难突破的“圈”。
大家拍着心口说,如果你是一个每天都得喝几口、抽一包的人,人家跟你说“酗酒和抽烟对身体不好,你得戒了”,你能“突然醒悟”,然后“拼命戒了”?
不能啊!这就是“习惯”,习惯是最难改变的事情之一。
那什么时候才能有、什么时候才能行呢?
对过来的成年人来说,就是“遇到了刺激”的时候,就是医生说“再喝就不用来医院量血压了”的时候。
对上高中的孩子来说,就是“考不上名牌大学,学不到最前沿和现代的知识,就得一辈子卷缩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得永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说,还劳心费力不挣钱”!
道理大家都懂,实话实说,孩子自己也懂,他们甚至比我们当家长得“还有理”,“还振振有词”。因为我们把他们当成孩子,可他们觉得自己“是大人了”。
这就用到“眼经不如手经,理论不如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了。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下面就好办了,甚至都不用我细说了——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结合不同的时间节点,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举一个“激励孩子”的例子:
我的同事,高中老师,孩子以687分的裸分,在19年考的清华。
三年高中,他既没有给孩子报任何课外辅导班,也没有在家里辅导孩子功课。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每逢周末带着孩子去乡下种土豆、割麦子、掰玉米;去市内外的展览馆、纪念馆;去市内外的山川河流看风景。
每逢假期,他会带着孩子去北京科技馆看航天飞机是怎么发射的,去外国大使馆体验外国大使们是怎么工作的,去大型上市公司体验工作节奏是个什么样子的。去985、211高校转一圈,还会跟哥学姐们到学校餐厅吃一顿饭。
闲暇时间,他会和孩子一同讨论未来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他们会为了一个观点爷俩挣得面红耳赤,以至于各自写出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找行家里手评判对错。
这都是正常的激励手法,因为我这个同事的孩子是一个女生。
说一个“比较调皮的男孩子”的故事。
另一个同事孙老师,孩子各学科成绩还都不错,就是不爱学语文,以至于“语文成了瘸腿科”。
孙老师看到孩子作文一直写不好,也分析不出什么原因,就知道“不知道写什么,总是无从下笔”。我说“你帮孩子一把,刺激和激励他一下”。
一个周末,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我的周末生活》。孙老师陪着孩子在附近的一个食品加工厂实习了一上午,下午又到了沂河岸边的桃园逛了一下午。
晚上,孙老师跟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然后引导孩子,把他的观点融入到周末生活的作文里。
周一,孙老师又私下联系孩子的语文老师,让语文老师“激励”一下孩子。他的语文老师心领神会,把孩子的作文稍微修改以后,不但当成了范文在全班朗读,还发到了学校的学报上。
结果正如我们所料,从此以后,孩子对作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学习写作方法,扩大阅读量,探讨写作技巧,每天坚持练笔不辍。高考的时候,语文136,总分662。现在,已经是著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了。
孩子考上大学的那年,孙老师专门请我喝喜酒,感谢我当年的“指点”。我对他说:“这样的事情今后不能再做了,总感觉不是正经路子”。
我举这个例子是说,作为家长,孩子一旦上了高中,最重要的是鼓励、激励,合理而科学地引导,做一个幕后观察者。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小孩子,做他们的主、当他们的家,听不进他们的想法,不接受他们的合理诉求。
孩子一旦有了目标,有了决心和毅力,接下来该怎么学,他们自己会想办法。实在不行,学校不是还有一大群老师吗?
就像我,早已过了不惑之年,早已淡泊名利了,听到校长表扬,还都高兴老半天,走路的脚步都快了不少,何况是一个正在“指点江山,到中流击水”年纪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