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纽约大学2022硕士招生简章?

mzthxx mzthxx 发表于2024-12-27 12:24:52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2022年上海纽约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纽约大学概况

上海纽约大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在上海市与浦东新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成立的中国第一所中美合办大学,也是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中具有学位授予资格的三所门户校园之一。学校旨在为中国高等教育探索一种新模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具有变革意义的“试验田”。

上海纽约大学设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技能、创新力与创造力的21世纪所需的人才。自2013年首届本科生入学至今,学校迎来1600多名学生。本科生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于文理学部、商学部、计算机与工程学部的19个专业。每届学生,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各占一半,组成了一个真正国际化、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大家庭。每位新生与至少一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成为室友。

在研究生方面,上海纽约大学提供各种硕士和博士学位项目,重点关注当代社会的重要领域,衔接纽约大学的全球网络,并为学生提供严谨的学术体验。

作为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三大门户校园之一,上海纽约大学的所有学生可从大三起前往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中的其他两所校园和11个海外学习中心学习(纽约校园和阿布扎比校园,海外学习中心位于阿克拉、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佛罗伦萨、伦敦、马德里、巴黎、布拉格、悉尼、特拉维夫、华盛顿特区),大四回到上海完成学业。在上海纽约大学,学生践行“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的理念,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观念在学习生活中碰撞交融,推动认识自我、增进责任、激发思考、拓宽视野的过程,并努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部分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所属类别

1 生物科学 理学

2 化学 理学

3 经济学 经济学

4 世界史(全球中国学) 历史学

5 数学与应用数学(荣誉数学) 理学

6 数字媒体技术(交互媒体艺术) 工学

7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 理学

8 神经科学 理学

9 物理学 理学

10 世界史(社会科学) 历史学

11 金融学(商学与金融) 经济学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 工学

13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工程) 工学

上海纽约大学部分专业详解

专业名称:金融学(商学与金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具备金融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质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工作实践能力,掌握金融学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能初步从事金融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律概论、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专业名称:化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64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名称:世界史(社会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世界史专业特长和熟练掌握相关外语技能、具备比较系统的外国历史知识,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外国历史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世界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文明的一般发展历程和世界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接受史学理论、外国语、史料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世界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尤其是世界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世界史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史料学、外国语、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文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世界史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世界史、中国史。

核心课程:世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