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农村小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远远低于城市小学生。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呢,现在,我就自己几年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重视拼音训练,提高说话能力。
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要想说好普通话,就必须掌握好汉语拼音,准确发音。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汉语拼音的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发现中、高年级学生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不能正确拼读汉语拼音。因此,汉语拼音的训练,应从学生一入学就要重视,并且各个年级都要加强训练,特别要注意纠正本地学生容易读错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训练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思维特征,并结合教材特点,创设愉快情境,做到“在学中有乐,在乐中去学”。可采用儿歌、顺口溜、游戏、比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如低年级可采用儿歌、顺口溜、游戏等方式,中、高年级可采用比赛等方式。 二、创设听说机会,提高说话能力。
农村小学生说普通话能力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普通话听得少,说得更少。而语言正是在听说中发展的。根据心理学分析,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语言的好时期。因此,教师应注重给学生创设听说机会,以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正所谓熟能生巧。
(1)课堂上,坚持讲普通话。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讲解、提问、回答、讨论等。而在实际中,有不少农村小学,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都以方言为主,这样就会使学生失去了说普通话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要求师生坚持讲普通话,如有错误发音,还要及时纠正。
(2)课外,提倡讲普通话。学校生活,除了课堂上,还有大量的课外时间。课外,提倡师生间,学生间要尽量讲普通话,并多加鼓励。这样,就能为学生创设无数的听说机会和空间,不仅仅是学生,就连教师的普通话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3)加强朗读训练。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都是情感丰富、文句优美、语言规范的文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受到思想教育,而且能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体会优美文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如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片断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多了,潜移默化,说普通话能力自然提高得很快。
(4)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可见,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和结合农村的实际、提出口语交际要求,加强训练,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训练。例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有许多外地瓜果商也随之频繁出现于我们农村,如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或在买卖中遇到外地人等,如何进行礼貌的,妥帖的交谈。教师可根据这些现实现象,创设交际情境,指导学生。
三、扩大阅读视野、提高说话能力。
新课标提出课外阅读要求: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学生仅阅读教材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包括一些优秀的小说、散文、诗歌等。而这些课外读物大都有着较为规范的语言。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规范语
言,无形中也规范了自己的语言,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这样,学生在说话时不出现方言上的颠倒词了!